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收费信息公示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数据发布 > 调研统计 > 正文

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报告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5-11-03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GDP同比增长5.2%。截至10月31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外,我国境内股票市场(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全市场”)共5446[1]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持续改善,科创引领作用凸显,产业结构焕新升级,分红回购频次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经营业绩持续改善。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3.46万亿元,净利润[2]4.70万亿元,同比[3]增长1.36%、5.50%。全市场共4183家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近八成,3182家公司营收正增长,2467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57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分季度看,第三季度上市公司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3.82%、11.45%,环比增长2.40%、14.12%,增速较上半年显著提升,逐季向好态势继续巩固。

 科创企业增势明显。前三季度,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2486.28亿元、10142.07亿元、1450.68亿元,净利润2446.61亿元、441.25亿元、92.03亿元,其中创业板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10%。上市公司含“科”量进一步提高,全市场总市值[4]达107.32万亿元,其中电子行业位列第一,市值规模超过银行业,占比12.42%,较年初提升近3个百分点;通信、计算机行业市值较年初增加超过9000亿元。

 产业发展向“新”聚能。前三季度,19个门类行业[5]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9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7个行业营收、净利双增长。实体经济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先进制造成为重要增长极。文生视频模型加速迭代,AI数据存储需求扩张,存储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6.08%,净利润增长26.44%。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有望跃升,两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10%,净利润增速超20%。全球资源贸易扰动因素增多,超硬材料、稀土等核心产业营收增长10.48%、7.11%。“反内卷”治理成效显现,光伏设备、水泥等重点行业控产提质,多家上市公司实现减亏。

 各地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大力培育服务消费、新型消费。前三季度,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00亿元,游戏版号发放节奏加快,小众游、出境游持续升温,影视院线、游戏、交通运输行业营收分别增长9.31%、24.40%、0.25%。全国快递业务量再创新高,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9.11%。避险情绪升温推动金价走高,贵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2.36%,净利润增长55.96%。中小银行进一步调降存款利率,增量资金接续涌入权益市场,券商、保险业净利润增幅超30%。

 创新战略扎实推进。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积极践行国家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合计研发投入1.16万亿元,同期规模连续3年超万亿,同比增长3.88%,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23个百分点,其中16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十亿。全市场研发强度2.16%,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54%、11.22%、4.42%。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研发强度5.21%,其中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超10%。

 分红回购频次稳步提升。截至10月31日,全市场共1033家上市公司公布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现金分红预案[7],较上年同期增加141家,其中38家公司进行多次分红。全市场现金分红[8]总额7349亿元,89家公司年内分红金额超10亿元。剔除停止实施的情况,全市场1195公司共发布1525单2025年回购预案,目前已完成899单,其中253家公司发布多单回购。全市场累计回购金额923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回购占比36%,注销式回购占比26%。

 标志性改革渐次落地。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改革取得积极成效,一批牵引性强、含金量高的标志性举措有序铺开。投资端改革实现突破,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出台,“引长钱、促长投”改革效果加快显现,截至8月末,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融资端改革不断深化,纵深推进板块改革,科创板推出设置科创成长层等“1+6”政策举措。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聚焦固本培元,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支持渠道,全面提升资本市场适应性、包容性,有力促进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


 注:

 [1]本文数据口径为截至2025年10月31日的上市公司(含B股),剔除延迟披露的6家公司,共5446家,统计时点为2025年10月31日21时。

 [2]本报告净利润均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受新上市及退市公司等变动因素影响,统计范围每期发生变化,本文所述“同比”“环比”依可比口径计算。

 [4]市值统计样本包含延迟披露的6家公司,统计时点为2025年10月31日。

 [5]依据2023年5月21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划分。

 [6]本报告固定资产投资指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7]包括一季度、半年度、三季度以及特别分红。

 [8]按公司境内外全股本分红统计。

 免责声明:本报告使用数据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采集整理,均来自wind金融终端、同花顺金融终端统计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仅对三季报数据所作出客观陈述及独立分析意见,不构成对上市公司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的确认、承诺或保证,也不代表中上协立场或意见。

 本报告任何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报告内容造成的投资损失或其它损失,协会不承担任何责任。任何机构或个人使用本文内容,即视为已完全知悉理解,并接受本声明全部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