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肉制品产业的龙头企业,也是“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它利用先进工艺将肉类加工产生的废水转化为驱动发电的“绿色能源”,满负荷运作下可输送2000万度清洁电力。
不仅如此,这家企业还能将发电中产生的余热都回收为热能资源,每年转化的蒸汽可以达到1.3万吨,不仅可以用于自身生产,还可以支持园区内其他单位的用电需求。
可能有读者已经猜到,今天我们将为您介绍的上市公司,就是世界领先的肉类服务商——双汇发展。这家上市公司具体有哪些循环经济领域的“神操作”?《上市公司在行动》栏目即将为您一探究竟。
本视频由《每日经济新闻》提供技术支持
01 将污染物质转化为“绿色引擎”
在肉品生产这串链条里,屠宰厂可是个绕不开的重要角色。但它排出的废水里全是“营养丰富”的有机物,要是直接往厂外排放,无疑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负担。
不过,在双汇发展看来,这些原本是污染源头的物质,经过处理后其实可以“焕发新生”:厌氧系统里,废水里的溶解物和颗粒泥一“碰面”,就生出了沼气,每天可产出20000m3以上。对产出的沼气,这套系统采用湿法脱硫净化工艺进行全方位净化处理,去除其中的硫化物等杂质,就可以让它成为驱动发电设备的“绿色引擎”。
图为发电设备
通过配备6台500KW的发电机组及完善的配套设施,在满负荷运转状态下,每年可向河南电网输送约2000万度清洁电力,有效缓解了区域用电压力,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让污染物变成沼气这个环保节能的”绿色引擎”, 只是“神操作”的第一步,接下来,双汇发展还能充分利用能源的“每一分价值”,真正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这套系统还能对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高效回收利用,设置余热锅炉将发电机组产生的余热转化为蒸汽,年产蒸汽可达13000余吨,这些蒸汽不仅可以用于自身生产,还能输送至双汇工业园内的其他单位使用,在避免能源浪费的同时,降低工业园整体的能耗成本,有力推动了企业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进程。
图为沼气回收设备
要实现生物资源的“变废为宝”,离不开双汇发展对此的长期探索:双汇发展的全资子公司意科生物就主要从事沼气资源的综合利用,将双汇发展下属屠宰厂产生的高有机物含量废水,处理转化为清洁电能与热能,开辟了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
02 生物质锅炉一年可减少碳排放11万吨
除了将原本是污染源头的物质转化为绿色能源,双汇发展还正通过推进生物质锅炉项目,实现传统燃煤的完全替代:
双汇发展采用了生物质气化技术,将玉米秸秆、稻壳、木材边角料等生物质原料,应用热化学转化技术进行气化,使生物质发生裂解反应,将其中的碳、氢等元素转化为以氢气、甲烷为主的可燃气体。
这些可燃气体经过净化处理后,作为燃料供给生物质锅炉,燃烧产生蒸汽,用于生产加工等环节。相较于传统的直接焚烧方式,生物质气化不仅能提高能源转化效率,还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图为双汇发展生产基地
目前,双汇发展在下属清远、望奎、宝泉岭、南昌、昆明等生产基地,引入生物质气化锅炉,将废弃生物质转化为清洁能源,为绿色生产注入动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传统燃煤的完全替代,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废气的产生。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在用的生物质气化锅炉合计产汽37.3万吨,因此可减少碳排放11.1万吨。
同时,双汇发展还在漯河、济源、芜湖、绵阳、陕西等生产基地推广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屋顶布置光伏板发电,自发自用、余电上网,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同时,助力社会低碳转型。据双汇发展介绍,2024年该项目累计发电6473万度,减少碳排放3.7万吨。
今天,我们领略了双汇发展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神操作”,未来,还会有更多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在行动》栏目平台向读者展示他们在循环经济方面的探索。
如果您的上市公司有够亮眼、够让人意想不到的循环经济案例,也请您马上和我们联系(投稿邮箱:news@capco.org.cn)。环保不分赛道,创新不论大小。欢迎您向我们积极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