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数字化浪潮奔腾而来,各上市公司正用数字化重塑企业运营,以数字化赋能经济发展。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势已至,但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业家们的思考与实践,也需要更多地研究借鉴以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中国上市公司经济白皮书2022》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分析指标,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详细阐述,并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了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转型效果、困难及相关建议,极具借鉴意义。
该白皮书可以成为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迈入高质量发展新轨道的重要参考和行动指导,可以让经营者更多地了解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发展及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从中获得启发和力量。
---神州信息 刘伟刚委员
本期为解读《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第三期,重点介绍上市公司所在的数字经济行业情况、控股股东情况、地区分布情况。
一、上市公司所在数字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依据
数字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话题。2020年8月,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发布了《最新数字经济核算报告》,指出2018年美国数字经济增加值为18493亿美元,占GDP比重为9.0%;2021年4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指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由于这些数据是基于不同标准和口径测算的,给国际比较分析增加了难度,也给国内外社会公众了解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带来了困扰。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分类》的出台为我国数字经济核算提供了统一可比的统计标准、口径和范围。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基于该标准,开展了上市公司数字经济中观层面的统计分析工作,为上市公司贯彻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上市公司数字经济行业分类指标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面,确定了数字经济的基本范围,将其分为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大类。
前4大类为数字产业化部分,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数字产品制造业,包括6个中类:计算机制造、通讯及雷达设备制造、数字媒体设备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其他数字产品制造业。
数字产品服务业,包括5个中类:数字产品批发、数字产品零售、数字产品租赁、数字产品维修、其他数字产品服务业。
数字技术应用业,包括5个中类:软件开发、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相关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其他数字技术应用业。
数字要素驱动业,包括7个中类: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批发零售、互联网金融、数字内容与媒体、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与产权交易、其他数字要素驱动业。
数字产业化领域的上市公司有1058家,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20个领域
图1. 数字产业化上市公司数量分布
第5大类产业数字化部分,是指应用数字技术 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共有3626家上市公司,“智能制造”领域上市公司分布最多,包括9个中类: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其他数字化效率提升业。体现了数字技术已经并将进一步与国民经济各行业产生深度渗透和广泛融合。
图2. 产业数字化上市公司数量分布
二、上市公司数字经济地区分析指标
为考察上市公司区域数字经济状况,白皮书选择中国证监会辖区划分标准,作为上市公司地区分析指标。下表为截止2021年年底分辖区上市公司(含A股、B股、H股)总体情况:
表1 上市公司辖区分布情况
辖区 | 公司家数 | 总市值(亿元) | 总股本(亿股) |
江苏 | 571 | 67627.28 | 4462.66 |
浙江 | 499 | 63020.57 | 4214.77 |
北京 | 425 | 157560.13 | 23120.09 |
上海 | 390 | 73953.74 | 5946.67 |
广东 | 390 | 58400.49 | 3711.08 |
深圳 | 372 | 84774.46 | 4471.99 |
山东 | 211 | 28695.78 | 2117.76 |
四川 | 156 | 30191.05 | 1504.98 |
安徽 | 149 | 19275.06 | 1405.04 |
湖南 | 132 | 16600.43 | 1284.48 |
湖北 | 128 | 15980.9 | 1277.27 |
宁波 | 107 | 14053.06 | 841.6 |
福建 | 100 | 30815.51 | 1337.61 |
河南 | 97 | 14542.59 | 1197.92 |
江西 | 66 | 8526.07 | 606.02 |
河北 | 69 | 12682.88 | 1143.2 |
陕西 | 66 | 13366.68 | 1040.03 |
厦门 | 62 | 6404.78 | 389.76 |
天津 | 63 | 11074.18 | 910.12 |
重庆 | 63 | 9905.54 | 960.12 |
新疆 | 58 | 8321.47 | 1083.15 |
青岛 | 58 | 6619.84 | 497.17 |
辽宁 | 50 | 4431.39 | 532.53 |
吉林 | 48 | 4510.18 | 529.35 |
山西 | 41 | 9294.26 | 959.62 |
云南 | 41 | 10085.21 | 682.14 |
广西 | 39 | 2823.6 | 476.42 |
黑龙江 | 38 | 3196.28 | 570.57 |
甘肃 | 33 | 3066 | 539.18 |
海南 | 34 | 3380.51 | 772.97 |
贵州 | 33 | 28016.66 | 330.31 |
大连 | 31 | 4560.09 | 718.2 |
内蒙古 | 29 | 8257.65 | 1003.32 |
西藏 | 21 | 2327.59 | 146.51 |
宁夏 | 16 | 1909.67 | 213.87 |
青海 | 11 | 2824.15 | 159.13 |
合计 | 4697 | 841075.71 | 71157.61 |
图3. 产业数字化上市公司数量分布
图4. 产业数字化上市公司数量分布
三、数字经济领域上市公司控股类型分析指标
为考察控股类型对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的影响,以公司的控制权作为基本分类原则,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性质等作为分类依据。当公司有实际控制人,根据实际控制人的性质进行分类;当公司没有实际控制人,根据控股股东的性质进行分类,控股分类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 上市公司控股类型指标
代码 | 控股情况 |
S | 国有控股 |
11 | 中央国有控股 |
12 | 地方国有控股 |
C | 社团集体控股 |
P | 自然人控股 |
F | 外商控股 |
O | 其 他 |
11 | 控股主体性质不明确 |
12 | 无控股主体 |
数字产业化领域上市公司的控股情况跟产业数字化领域上市公司控股情况类似,其中自然人控股占比最高,为70%,地方国有控股为第二占比10%,中央国有控股为第三占比为10%,“其他”为第四,占比为9%。
图5. 数字产业化上市公司控股情况分布
根据最新的年报数据,产业数字化领域上市公司自然人控股占比最高,为60%,地方国有控股为第二占比21%,中央国有控股为第三占比为10%。
图6. 产业数字化上市公司控股情况分布
(待续)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近期成立了信息与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专委会通过整合上市公司数字化领域的优质资源,组织上市公司开展信息与数字化领域相关课题研究,建设“上市公司数字化服务平台”和“上市公司之家”App,为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关信息和解决方案,搭建上市公司互学互鉴交流平台和数字化转型宣传窗口。欢迎上市公司和相关专业机构以及专家个人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探讨中国数字经济话题,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了解中上协信息与数字化专委会工作,获取《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请联系中上协。
联系人:石奥东 张莉
联系电话:010-88009733,010-88009722
联系邮箱:it@capco.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