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收费信息公示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自律 > 专题活动 > 上市公司在行动 > 正文

金徽股份:以“绿色”为笔绘矿业新画卷丨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5-10-24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不断涌现,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为充分展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群像,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人民网、新华网、金融时报、中国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基金报、新华财经、21 世纪经济报道等十一家合作媒体和抖音平台,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以图文和视频形式,报道“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果成就。

2025090914311757399510485033513.png


金徽股份:以“绿色”为笔绘矿业新画卷

步入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柳林镇的郭家沟,苍翠群山环抱间,一座现代化矿山跃然眼前,这便是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徽股份”)所属的郭家沟铅锌矿区。这里不仅是矿区,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与传统矿山尘土漫天、机器轰鸣的景象截然不同,金徽股份真正实现了“开矿不见矿,只听鸟鸣不闻机声”。

过去五年间,金徽股份紧紧围绕“夯实资源、资本赋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四大核心使命,以改革为驱动,将“十四五”规划中“绿色矿山”的愿景一步步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证券日报》等媒体启动“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活动,金徽股份的绿色实践受到广泛关注。从郭家沟的战略原点出发,到资本市场的纵横捭阖,再到西成铅锌矿带的谋篇布局,金徽股份以“绿色”为笔,以“创新”为墨,在矿山的脉络上描绘出一幅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壮美画卷,为中国矿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而深刻的样本。
      

  一    资本赋能打开成长空间

在金徽股份科技指挥中心的5D影厅内,一场沉浸式观影让记者全面了解了公司的智能化采矿流程。该体系依托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尾矿库在线监测等先进设施,实现了对安全生产的无死角管控。

在智能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清晰地呈现出地下数百米深处高效、现代化的开采作业图景。这种静谧与高效并存的场景,正是金徽股份资本赋能战略的生动体现。

“2022年2月22日,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这不仅是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开启新征程的关键引擎。”金徽股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的引擎一旦启动,便为企业的战略布局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动能。

上市募集的资金,如同精准投放的“燃料”,驱动金徽股份开启资源整合与产能扩张的加速跑。

视野转向正在紧张建设中的金徽股份江洛矿区,现场施工车辆有序穿梭,工人们在现代化厂房的框架间忙碌。据上述负责人介绍:“我们的目标,是将江洛矿区打造成继郭家沟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级绿色矿山标杆,预计建成后年采选铅锌矿石量将达到数百万吨。”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金徽股份极具前瞻性的资源战略布局。“十四五”期间,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平台优势,通过战略性收购、积极参与矿权竞拍等方式,持续夯实资源储备。

上市之初,金徽股份拥有2宗采矿权、2宗探矿权。发展至今,公司已拥有4宗采矿权、6宗探矿权,形成了以郭家沟为核心,辐射整个西成铅锌矿带的资源储备体系。这不仅显著提升了公司铅、锌、银等主矿产的资源保障能力,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更为公司实现“一个矿区由一个主体统一勘查、统一开发”的集约化、规模化开发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彻底告别了过去“小、散、乱”矿权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生态治理难题。

数据显示,金徽股份现年综合生产能力已达178万吨。此外,自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向股东派发现金分红超过14.34亿元,切实让投资者共享企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二   科技创新驱动绿色转型

如果说资本是宏观布局的推手,那么科技创新就是微观层面驱动每一个环节向“绿”而行的核心引擎。

在郭家沟矿井,金徽股份采用直接将矿石放在井下破碎的采矿方式,再配套安装雾化除尘降噪装备,来减少地面粉尘和噪声污染。同时,公司还采用充填采矿法,选矿产生的废石和尾砂经处理后精准回填至采空区,像“打补丁”一样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表生态的影响和土地占用。

在选矿车间内,原矿经过破碎、磨矿后,进入浮选环节。这里应用的“电位调控”浮选工艺和高效环保药剂方案,是金徽股份的核心技术之一。选矿车间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通过这项创新工艺,公司的铅、锌、银选矿综合回收率指标可以稳定在较高水平,明显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意味着,我们从每吨矿石中获得了更多的有价值元素,直接减少了资源浪费和尾矿产生量。”

同时,为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金徽股份的矿区厂房依山阶梯布置,能够实现矿浆自流,尾矿库和生活区下游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率达96%以上。通过不懈努力,公司探索出了一条“矿区变景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之路。

这背后是金徽股份持续且坚定的研发投入。公司与国内多所知名院校建立产学研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在勘探、开采、选矿、安全环保和生态修复等领域开展了60余项研发项目,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

2024年10月份,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中,金徽股份郭家沟铅锌矿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案例,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和治理探索出一条新途径。这座“中国绿色第一矿”,已被打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甘肃工业旅游标杆项目,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三   ESG治理夯实价值根基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要回答“为谁发展”“如何共享”的根本性问题。金徽股份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将其视为公司实现长期价值创造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这种理念,首先体现在对“人”的关怀上。

在徽县县城,由金徽股份实控人李明出资建设的关爱员工公寓群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0多套精装修公寓,让员工可以“拎包入住”,并可享受物业服务等数十项福利待遇。配套的高标准幼儿园,解决了员工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这种“安居”才能“乐业”的模式,让“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从口号变为现实。

同时,通过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会,金徽股份持续投入到乡村振兴支持工作当中,帮助周边村社改善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并放宽条件优先录用当地居民,累计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这些ESG实践也为金徽股份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金徽股份已连续三年发布《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先后荣获Wind ESG评级A级、‘新华信用金兰杯’ESG实践优秀案例,并跻身‘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行列。”

ESG治理正从一种软性约束,转化为金徽股份硬核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塑现代矿业企业的价值逻辑。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新征程开启的历史交汇点,回望金徽股份五年来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到,公司以资本为翼,拓展发展空间;以科技为核,驱动绿色转型;以责任为魂,夯实价值根基。这条路径清晰地表明,高质量发展不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套需要系统性作答的综合题。

金徽股份的实践,为正处于转型十字路口的中国矿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启示:绿色与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也能够实现双赢。

面向未来,金徽股份锚定的目标是成为“资源保障有力、科技引领卓越、环境生态友好、社会和谐共享”的全球一流矿业企业。这幅始于陇南群山的绿色画卷,正向更远处铺陈开来。


(来源:证券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