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收费信息公示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自律 > 专题活动 > 上市公司在行动 > 正文

AI赋能节省近亿元库存成本——从数智蜕变看四川长虹如何突围丨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22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不断涌现,中国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为充分展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十四五”期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群像,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人民网、新华网、金融时报、中国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中国基金报、新华财经、21 世纪经济报道等十一家合作媒体和抖音平台,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以图文和视频形式,报道“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成果成就。

2025090914311757399510485033513.png

AI赋能节省近亿元库存成本——从数智蜕变看四川长虹如何突围

“现在我们车间的智能产线,能同时承接几百种个性化订单,库存成本较去年节省了近亿元。”走进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四川长虹”)智慧显示工厂,车间负责人指着18条高速运转的智能产线介绍说。

作为四川本土成长起来的消费电子巨头,四川长虹在“十四五”期间迎来关键突破——2024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2025年上半年业绩再提速,营收同比增长10.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8.60%,创近4年同期新高。这份成绩单背后,是长虹在AI技术渗透、智能制造升级与全球化布局上的持续发力,也折射出传统家电企业转型升级的突围路径。


一  AI重构制造体系

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联合新华财经等媒体开展“我在‘十四五’这五年 上市公司在行动”主题活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AI全链”“云帆大模型”“全屋智能”等关键词成为长虹各业务板块负责人口中的高频词汇。目前,长虹设立了AI应用创新中心,长虹的AI布局覆盖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产品迭代的全链条革新。

早在2024年初,长虹自主研发的“长虹云帆AI大模型平台”就通过了国家网信办备案,成为四川省首个获批的AI大模型平台——这一平台,正是长虹家电全面AI化的核心技术基座。

“基于‘云帆 AI’的大规模高质量语料训练及自研微调技术、蒸馏算法,我们的AI TV 语音交互能实现‘毫秒级响应简单指令’,多轮交互理解准确率达91%。”长虹AI实验室负责人刘明华介绍:“比如用户说‘打开客厅空调并调到26摄氏度,同时播放昨天没看完的剧’,系统能一次性精准执行所有任务,不用反复指令。”

2025年以来,长虹全屋AI家电解决方案先后在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等国内外展会上亮相,智能感知与主动交互能力获行业与消费者认可。

刘明华表示,AI技术正实实在在提升家电核心功能,“这些创新不是技术噱头,而是真正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能直接增强产品竞争力。”

AI赋能带来的产品升级直接带动了企业的业绩表现。长虹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智慧家居业务实现收入251.24 亿元,同比增长超12%,在总营收中占比44.31%。同时,空调业务收入116.03亿元,同比增长35.49%,AI云节能等技术的应用成为核心竞争力。

2025092314261758608803747016615.jpg

长虹智慧显示制造工厂

AI技术不仅改变产品,更深度重构着长虹的制造体系。2025年1月,长虹智慧显示工厂入选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记者在工厂看到,18条智能产线深度应用了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边缘计算以及5G与工业互联网技术,关键工序实现自动化覆盖。“现在工厂全年能承接600万台个性化订单,商业库存周转率提升145%,单库存成本就较去年省了近亿元。”工厂负责人介绍说。

在细分制造领域,AI成效同样显著:“我们通过数字孪生与AI算法融合,在锂电池生产中废损率下降30%至50%。”长虹能源相关负责人说,长虹2025年1至5月一级能效电视出货占比高达70%,AI技术与绿色节能需求深度契合,成为其抢占“双碳”赛道的重要抓手。

“过去五年,长虹主动拥抱‘智改数转’发展浪潮,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长虹的产品全面AI化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从底层技术到用户体验的系统性革命。”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


二“出海”构建全球竞争力

在近日举行的2025年德国柏林IFA展上,长虹面向全球首次亮相的熊猫主题家电引发关注——这套产品以水墨设计、熊猫造型搭配“熊猫小白”交互智能体,将AI科技与熊猫生活习惯、四川竹林生态等生活环境深度结合,让中国文化符号转化为全球消费者可感知的美学体验。

“从卖产品到建品牌,我们的出海核心是‘本地化运营+文化共鸣’。”长虹国际品牌中心总经理仵建波介绍,从内陆企业到全球布局,长虹的出海之路已走过近30年: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长虹便启动国际市场开发;2005年,为解决内陆运输成本高的问题,长虹将海外基地从绵阳迁至广东中山,依托珠三角的配套能力与出口便利,构建“沿海为主、内陆为辅”的生产布局。截至目前,长虹控股集团已在全球建成17个研发中心、22个制造基地,产品与服务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应对不同市场的贸易壁垒与消费差异,“本地化”是长虹的核心策略。仵建波举例说,在欧洲市场,长虹侧重高端设计、节能环保与家居美学;在东南亚市场则聚焦高性价比与气候适应性功能优化。“比如在东南亚市场的部分区域,家庭入户功率最高仅900瓦,我们就抢先推出0.5匹空调——既避免跳闸,又帮用户节省电费,成了当地消费者信赖的‘老字号’。”

在品牌出海层面,长虹构建了“体育IP+熊猫IP”的双轮驱动模式。仵建波介绍,2024年以来,长虹抓住全球“冰雪经济”热潮,与国际雪联滑雪大跳台世界杯等全球性赛事合作,形成冰雪、网球、橄榄球等全球体育IP矩阵。

2025092314281758608899526094358.png

长虹推出的熊猫主题家电

在出海发展渠道端,长虹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线上依托Amazon等电商平台拓展销路;线下通过体验店、合作零售商及国际展会强化用户体验:“让消费者亲手摸、亲眼见,才能真正感受到产品的性能。”仵建波说。

对于未来的全球市场构想,仵建波透露,2025年长虹已将欧洲、澳大利亚、印尼确立为三大旗舰市场,“区域深耕与产品升级是当前重点,我们会通过强化当地渠道建设、提升服务体验,更好匹配当地消费者诉求,逐步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三 全力推进智能化升级

当前,家电行业整体增长放缓,行业竞争仍在加剧。“现在市面上一些AI家电功能过度依赖技术噱头,缺乏对真实痛点的理解。”刘明华认为,未来AI对家电产品的赋能还要解决三大痛点:一是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二是技术成本与价格壁垒:高性能芯片、先进传感器及云计算支持推高生产成本,可能限制产品普及;三是用户体验与市场培育不足。

“我们多年数字化建设积累了大量数据,多用于透明化展示与追溯,基于数据分析的决策、预警等应用较少,在提质降本增效的数据分析挖掘上有很大空间。”长虹控股集团智能制造推进部副部长顾尚林说。

未来,长虹将依托四川省唯一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AI服务能力,对外网联赋能智慧企业、智慧城市等,并发挥电子信息产业链链主作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对内大力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覆盖80%,夯实全体系、大规模、低成本、高质量一体化制造能力,巩固并扩大相关领域的全球竞争优势。


(来源:新华财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