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收费信息公示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自律 > 专题活动 > 封面 > 正文

海信李炜:电视消费已经到了“墙有多大屏有多大”的时代|《封面》专访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5-06-18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2025061815301750231838771007666.jpg

                                                                                                                出品|凤凰网财经《封面》

                                                                                                          主持人|张涛 制片人|李念雪

2025061815311750231900601024610.png


2025年世俱杯期间,32支世界豪门球队在绿茵场上展开巅峰对决。而在这场体育盛宴的场边,跃动的Hisense标识不仅是中国品牌国际化的见证,也见证着全球显示产业的变革。

2024年,全球电视市场就在欧洲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拉动下,出货量攀升至2.08亿台,同比增长3.48%(Omdia数据),市场回暖的浪潮中,以海信为代表的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突破30%。

体育赛事是品牌全球化的重要场景,但真正的突围要靠技术穿透生活全场景。作为连续赞助世界杯、欧洲杯、世俱杯的“体育营销常青树”,海信视像科技总裁李炜在凤凰网财经《封面》专访中,深入剖析了当前显示产业的技术跃迁与市场趋势。

2024年,海信在全球显示领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球每出货两台百吋电视,就有一台出自海信之手;攻克光色同控技术壁垒,激光显示产品市占率近半壁江山;年出货量份额稳居全球第二,与三星的王座之争愈演愈烈。

面对“短视频时代,电视是否已被边缘化?”的疑问,李炜再次用数据打破了传统认知:联名《黑神话:悟空》的定制产品销量环比激增56%,京东平台成交额同比飙升13%;百吋电视出货量暴涨400%......这些数字背后,是消费者对高品质视觉体验的永恒追求。

“现在人们并不是不看电视,只是看电视的‘姿势’发生了变化,已经进入‘墙有多大,屏就该多大’的时代。” 李炜在《封面》专访中如此断言。

他进一步强调:“全球显示产业已步入存量竞争的新阶段,市场规模趋于稳定,但竞争的焦点已从单一的技术参数竞赛,转变为用户场景、产业链生态的全生态价值博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海信以“场景致未来”为战略支点,构建起横向覆盖家庭、商业、车载场景,纵向深耕显示技术、芯片、云服务及操作系统的立体化创新矩阵。“我们不仅要推动激光显示、LCD显示、LED显示技术的持续升级,更要通过全场景解决方案,重新定义人与屏幕的交互方式。”

在这场显示技术的革命中,海信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全球显示产业的巅峰迈进。而2025年世俱杯的绿茵场,或许将成为海信全球化征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2025061815321750231956538023317.jpg


以下内容整理自对话实录:

01 如何保持市场增长?


凤凰网财经《封面》:海信刚刚发布的财报(2025第一季度财务报表)中,不管是市场占有率还是经营业绩都保持了一个不错的增长。很多人都很关心海信是怎么在一个大家看起来已经是存量市场的环境下,继续保持增长和突破的。

李炜:我觉得整个大屏市场还是朝着几个比较明显的趋势在发展,一是靠技术驱动的差异化,二是向大屏化、高端化发展,三是智能化和绿色化等市场特征。而海信在这样一个市场里如何做到2024年的经营业绩,可以简单总结一下。

第一是技术驱动的差异化创新。尤其是今年在CES上,我们发布了全球首款RGB-Mini LED电视,116吋的液晶电视。这是我们持续投入研发创新的结果。这个显示技术攻克了两个难题:一是光色同控的难题,从以前的蓝色背光或白色背光控制亮暗,变成现在RGB-Mini电视需要同时控制区域的亮暗和颜色;二是我们在LED芯片方面的持续投入,因为我们控股的乾照光电研发成功了三色的RGB LED芯片,解决了整个可靠性的问题,以及芯片发热等问题。

第二,我们在百吋电视方面的全球市占率处于市场第一的位置,激光显示产品也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第三是我们持续不断地理解用户,以用户为中心去解决用户的痛点。包括移动智慧屏、激光三色投影等,这些都是基于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痛点,给他们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还有体育营销之路,以前头部品牌如三星、索尼、LG都曾在品牌投入上做大量营销活动,建立了在用户心目中的心智,赢得了用户的认可,才有了后来业务的持续增长。海信也在积极通过体育赛事、体育IP的营销,持续提升自己在不同区域市场、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地位。



02 电视低打开率是个伪命题?


2025061815341750232068587002955.png


凤凰网财经《封面》:我觉得电视行业其实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电视的打开率越来越低了,大家更愿意看手机等设备。但是我也注意到您之前提过一句话,说电视低打开率是个伪命题。

李炜:其实我们认为很多看似常识的观点,往往具有一定的欺骗性。我们有个非常深刻的认识,电视的消费已经到了“墙有多大,电视就应该买多大”的时代。大屏沉浸的影音娱乐体验让更多用户开始回归电视。

这里我可以举两个案例。第一个是我们成为《黑神话:悟空》全球官方合作伙伴,联名定制产品销量环比增长了56%,在京东平台的成交额也同比增长了13%。这说明,当电视能够提供独特且高质量的内容体验时,用户是愿意回归电视的。

第二个案例是我们和KPL王者荣耀的职业联赛团队合作,让年轻人在大屏上玩游戏、看竞技比赛,提供了更好的体验。我们推出的E5N Pro系列电视,联名定制产品的游戏电竞迷用户占比比上一代提升了12个百分点,尤其是25-35岁的年轻用户占比也提升了11个百分点。这进一步证明了,大屏电视在特定场景下,如游戏和竞技比赛观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从市场数据来看,Omdia数据显示,2024年98寸以上包括100寸的大屏电视,我们的出货量分别增长了119%,百寸电视增长了400%多,增长速度非常快。这些数据都表明大家并不是不看电视,只是看电视的姿势发生了变化,大家希望有更好的产品去看电视、看电影。所以大家对高品质的产品还是有明显需求的。

因此,我们基于用户的研究和大家的兴趣场景,持续不断地优化我们的大屏体验,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凤凰网财经《封面》:之前看电视可能更多是在客厅或卧室,现在很多场景突破了家的范围,比如新能源车企把屏植入到车里面。

李炜:是的。海信很早就提出了“显示无处不在”的发展战略。因为我们是做显示的企业,所以我们要在更多场景下给用户提供好的显示解决方案。比如厨房里的闺蜜机可以边炒菜边提供菜谱,车里的抬头显示HUD激光抬头显示产品可以透过挡风玻璃看到路况信息、仪表盘信息,后排还可以有更多娱乐需求,激光投影可以在车的天窗上投射出大屏幕观影等。

我们致力于将显示技术融入到用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家庭、商业环境还是车载环境,我们都能提供优质的显示解决方案。

凤凰网财经《封面》:现在一个车里面的屏幕数量其实变得更多了。

李炜:是的,而且激光显示产品也有一个很好的属性,它是一个绿色化产品,能耗比较低。像我们百吋的激光电视,功耗可能只是普通液晶电视的1/3多一点。新能源车靠电池提供能源,对产品的能耗有很高要求,所以激光显示产品未来在车内有很大的想象力。

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激光显示产品在车载领域的应用,以满足新能源车对低能耗、高画质显示的需求。

凤凰网财经《封面》:其实华为和赛力斯合作的M9,后排就有一个投影。

李炜:是的,这也是中国企业提供的一些创新解决方案。我们会持续在这方面做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发与创新,不断推动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海信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更高品质的显示产品和服务。


03 显示产品的跨界想象


2025061815361750232203039036257.png    

凤凰网财经《封面》:我看到海信视像其实有很多跨界举动,包括在产品上往体育领域延伸。

李炜:显示产品其实一直在尝试给用户提供客厅以外的价值。有了AI技术之后,这种跨界变得越来越有可能。大家可能觉得显示企业就只提供客厅用的电视,但其实我们也在用VR眼镜配合工业场景。比如工厂里焊接有一定安全隐患,我们用VR眼镜做虚拟培训,用户戴上眼镜就像进入焊接环境,手里拿个操作柄就像焊枪。

再比如,我们还用VR眼镜给煤矿工人做安全培训,告诉他们进入矿井后要注意哪些事项、哪些装置不能动,遇到危险该怎么做。

凤凰网财经《封面》:效率也提升了。

李炜:对。而且我们的显示产品还和医疗结合,能给医疗专家资源稀缺的乡镇城市提供远程诊疗服务,让这些地方的患者能享受和大城市一样的专家医疗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想象的。

2025061815371750232275627081961.png


凤凰网财经《封面》:这是特别造福整个社会的一个产品。

李炜:对。现在微创手术、肠镜等都需要显示产品。一方面要有微小的摄像镜头,另一方面医生手术室需要有能完全还原真实色彩和影像的显示产品。

确实,显示技术在跨界方面,再加上有了AI能力之后,可以给医生提供很多历史经验知识库的建立,包括用户的历史病理等,让大家判断得更准确。

凤凰网财经《封面》:那你们在人工智能这块是自己自研的还是和DeepSeek做了一些结合?

李炜:其实在今年春节DeepSeek推出之前,海信就已经有一个星海大模型,这个模型在行业内测评榜上排名比较靠前,有时候都是第一。它主要在流媒体媒资的知识库构建和运算能力上比较强。这次DeepSeek推出之后,海信在行业内第一家就接入了DeepSeek。所以二者结合起来,在电视上应用就有别于在手机上或电脑上使用DeepSeek。我们是结合了DeepSeek和海信的星海大模型来给用户提供智能化服务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电视的智能化未来会不会变成一个刚需?

李炜:我们认为电视的智能化一定会随着AI技术的发展,包括电视芯片端侧算力的提升,未来会成为一个智能化产品必须具备的能力和功能。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整个电视行业未来其实是会迎来一个更大的变革吗?

李炜:其实AI技术给它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以前可能想做这些事但没有很好的模型或算力,做起来磕磕绊绊。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你在电视上做了这种智能化的改造之后,电视未来也有自我学习、自我进化的能力。

李炜:对。其实我们也在监测,电视上现在提供了多个AI智能体,每天使用这些智能体聊天、学英语的人相对比较多。我想未来随着我们对用户需求的进一步洞察,除了推出更实用、有价值的智能体之外,在整个产品上,通过沉浸态智能体,用户不用调出智能体,直接把产品当做个人助理或咨询对象进行交互就可以,它的能力会逐渐迭代刷新,变得越来越自然、流畅。


04 即将推出可卷曲的百吋电视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您认为未来,比如五年、十年,理想中的电视产品需要具备哪些特点?

李炜:我觉得未来5到10年,首先从尺寸上来讲,要尽可能大,因为大尺寸能提供临场感、沉浸感。就像我们在电影院观影时,能深入到故事情节里,这首先要求电视能提供高画质、高音质和足够大的显示形态。

第二,我觉得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智能交互能力,可以解决用户除观影之外的其他生活需求。

第三,我觉得未来的产品形态可能不受限制。很多年轻人甚至不需要装电视墙,那产品形态会变成什么样呢?除了刚才我们讲到的移动智慧屏不需要电视墙,我们的三色智能投影也是想搬哪就搬哪,不需要的时候就收纳进去,家里没有电视也不突兀,还能作为家居化的装饰产品。所以未来产品形态的创新非常具有可实现性。

凤凰网财经《封面》:您刚才说的这些,现在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了吗?

李炜:在技术上,我想说的是海信目前掌握了三大显示技术,一个是高端的液晶显示技术,一个是我们的LED显示技术,还有一个是我们的激光显示技术。海信的激光显示技术实际上在全球是领先的,我们截止到3月份在全球已经申请了2806件专利。这个技术具备了未来显示的很多特征,包括我刚才讲的屏幕可卷曲,甚至屏幕可折叠。百寸的电视现在其实在中国的公寓式家庭里,大概有10%-20%的用户因为电梯受限、楼梯尺寸不够而搬不上去。所以我们团队很快就创新了一个可折叠的激光电视。

这样就解决了所有用户享受百吋电视的需求问题。同时也是因为屏幕可以卷曲,我们推出的柔性的菲涅尔透镜的屏幕,它可以卷成一个卷轴的样子,然后收纳到柜子里面去。我们的这个产品很快,在今年可能就推出来了。

2025061815391750232354694073182.png

凤凰网财经《封面》: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过去大家认为电视行业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其实未来还是存在很多革命性的机会的。

李炜:其实刚才讲的激光显示技术,它就和大家认为的传统的电视不一样,它其实是一个高科技产品,是多学科融合的,涉及了包括散热、材料、光学、AI科技。所以它就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大家认为的可能就是靠组装之后测试包装就可以最终出货的一个制造企业所能胜任的、产出的产品,它就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研发的投入,在这方面其实中国企业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个行业的标准,中国向全球输出的液晶电视屏幕已经接近80%的份额。

在屏幕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像海信这样的品牌厂商一直在与屏幕生产企业进行联合创新和技术需求的交互。

这样的话,中国的液晶显示产业,再加上我们刚才提到的RGB-Mini技术,以及海信的ULED技术,让液晶显示的画质与大家普遍认为的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相比,已经毫不逊色。今年新推出的RGB-Mini产品,在画质上甚至已经超出了OLED的表现。同时,在成本、价格以及能耗、绿色化方面,液晶显示技术又远远胜出了OLED。这就让中国的屏幕生产,也就是液晶显示技术这一块,逐渐在全球的供应链上走到了前列。


05 用绿色制造能力穿越周期


凤凰网财经《封面》:最后一个问题,听说海信打造了行业内首家零碳工厂,您觉得制造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还可以做哪些事?

李炜:其实我们认为零碳工厂不仅是制造业企业在环保方面践行环保理念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制造业在价值坐标系里边重构的一个标志。因为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这都是制造企业要永续发展、永续经营的必然选择。实际上,海信视像2024年国内三基地所使用的绿电占比达到了31%,其中刚才提到的零碳工厂,就是我们在江门的制造基地,它的绿电占比达到了100%。这也是企业持续践行环保理念的体现。

第二个方面,我觉得中国的制造业已经过了一味追求规模增长去赢得发展的时代。实际上,我们的激光产品,功耗可能是普通液晶产品的1/3多一点,包括我们的ULED产品在欧洲市场非常受欢迎,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三个方面,整个制造企业的数字化,是重构企业生产范式的一个真正变革。企业要通过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包括内部流程的构建以及IT的建设去实现数字化。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通过智能化的改造去实现企业更高效的运营,包括智能化的决策。

应该说,在未来的竞争中,通过绿色制造能力的构建可以去实现周期的穿越。

凤凰网财经《封面》:所以很多企业会觉得绿色制造是一个负担,而您认为这反而是一个机会?

李炜:对。一方面,通过绿色制造能力的构建,企业本身在管理方面会变得更加规范、更加高效。另外一方面,你也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和制造的竞争力,同时又在用户和消费者心目中构建了品牌形象,让他们选择你。

凤凰网财经《封面》:你们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了。有没有给自己一个压力,比如在什么时间节点成为全球第一?

李炜:当前来说,全球的显示行业已经演进到一个存量竞争的周期,市场规模基本上是一个稳态化的现状。其实场景化的浪潮正在重塑整个行业的格局,行业的竞争维度已经从单一的技术参数角逐,升维到用户、场景、产业链全生态的价值比拼。我认为这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机遇。

对于未来海信视像在全球竞争的事情,我们认为首先在技术层面,我们坚持技术立企,围绕“以场景致未来”这样的一个战略支点去构建创新的矩阵。这个矩阵横向贯通了家庭、商业环境还有车载环境等场景,纵向深耕了显示技术,包括芯片、云服务。芯片也包括显示芯片和LED芯片,还有智能交互的技术以及操作系统,这些技术领域我们都做了布局。同时,我们不断地去推动激光显示、LCD显示以及LED显示技术的升级,给全球的消费者提供全场景的显示解决方案。

当然,全球化供应链也是必不可少的。我想海信电视正在逐步缩小和世界第一的差距,我们每一次所做出的技术突破以及每一款产品的亮相,都是海信电视向世界第一去加速冲刺的一个见证。

我想未来的话,海信电视一定会凭借着自身的实力,还有我们整个团队不懈的努力,在全球大屏市场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然后向着世界第一的目标奋勇前进。最终把好玩、好用、值得购买的产品送到用户的手上。当然,我们也在用这种方式去传递中国企业的理念价值,为用户传递价值。


【 本栏目由凤凰网财经《封面》出品,特别鸣谢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支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封面》对话海信视像李炜】

2025061815461750232801817092567.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