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董秘漫谈”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证券日报联合举行的董秘征文活动。本期作者是顺鑫农业副经理、董秘安元芝。欢迎更多的董秘朋友来稿讲述职业感悟,投稿请发送至:zhouting@capco.org.cn
——董秘,新常态下的先行者
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秘书 安元芝
说说董秘这个行当
董秘,从来都不是一个稳妥的行当,在资本市场的滚滚洪流中,董秘这艘小船说翻就翻:心理压力过大,翻了;监管冷风一吹,翻了;老板脾气一来,翻了;老天一不高兴,翻个底朝天,据统计,2015年,2808家上市公司中,共有517家公司的662位董秘离职,创下了历年董秘行业市场流动性最高纪录,正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翻了一波又一波”。
董秘,从来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行当,其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为解决“麻烦”而存在的。“麻烦”之一——信息披露,首当其冲就是三会,每次开会,从发通知、备议案,到记纪要、写决议,最后出公告,每个环节都得慎之又慎,会议文件一遍又一遍的校对,参会人员一次又一次的提醒,决议公告一字又一字的推敲。其次是定期报告,如果说季度报告还相对容易的话,那么年报、中报,170多页的报告配合着各种公告,绝对让你头大,倒霉的遇上数据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就直接吐血了,加班加点,工作辛苦自不必说,最担心的就是出错,现在是直通车披露,错了就悔之晚矣,徒叹奈何。“麻烦”之二——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完了就能松口气?错错错,接着等来的就是各种咨询电话的狂轰滥炸,炸的你筋疲力竭。当股市急挫、股票下跌时,免不了又成为投资者的“出气筒”,股市大好、股票上涨时,则又被抱怨为什么你家股票比别家涨的少。互动易平台的提问最让人无奈,“今年会高送转吗”、“怎么不发业绩预告”、“什么时候停牌重组”,最后再补上一句“请明确回答”,也是让人醉了。“麻烦”之三——公司治理,如果企业内部流程井然有序,那么董秘就会省心很多,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天差地别,任你科学规范,我自茫然无知,任你苦口婆心,我自一头雾水,就好像董秘的思维与其他高管的思维不在同一空间,那么董秘只能想办法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避免事后“打补丁”,毕竟不管是对谁的处罚,董秘都逃脱不了“连坐”的命运。
董秘,从来都不是一个普通的行当,首先是地位不普通,既处三界之内(对监管部门、上市公司、投资者三方负责),又在五行之中(工作交集涉及银行、券商、会计师、律师、评估师);其次是技能不普通,既能普阅周天之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处于各方信息的交汇点),又能辨识周天之物(通晓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知悉银行、券商、律师、会计师、评估师的工作规程,便于协调各方工作);最后是责任不普通,董秘一职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资本嫁接实业的专业人员,董秘往往能影响到上市公司的战略发展,上市公司又是社会、经济的核心,因此董秘的工作职责一定程度上还要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负责。
新常态下的董秘工作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即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对此,相信很多企业已经深有体会,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都在求索良药,各个企业也都在自谋出路。
此时此刻,董秘应该勇于挑起引领企业发展的担子,成为新常态下的先行者,坚定信念、勤于思考、灵活运作,将企业推向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新常态下的领跑者。
坚定信念。无论个人、企业,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都会“生病”,只要对症下药,“病”就会好,“新常态”就是现在国内经济发展的病症,关键是寻找合适的药方,比如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诞生就大大延缓了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作时间,所以我国的新常态也必然能够度过。新常态下,企业发展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核心依然归结在资本与实业两方面,解决好这两个问题,那么其他问题也不是大问题,作为董秘,正是需要坚定信念,正如毛主席所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勤于思考。越是危机越是孕育巨大的机会,关键是如何把握,按照习总书记所说的“贵在把握规律、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切不可坐着等、站着看”,需要主动出击、见招拆招,所谓“察势者智,顺势者赢,驭势者独步天下”,这就要求以丰富的知识底蕴为基础,及时补充各种知识,既要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又要涉猎“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勤于思考、获得启发,善于创新、加以应用,如此才是发展的动力之源。
灵活运作。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企业实际运作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灵活解决问题,尤其是被誉为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资本运作,在当前资本市场改革的背景下,董秘要在理解监管理念的基础上,做到活学活用、常用常新。资本运作的三个层次“锦上添花”、“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在实践中就要做到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可谓是“大道至简、悟在天成”。
韶华如客过,岁月不蹉跎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进也罢,退也罢,成也罢,败也罢,时光都会过去。
尤其是身处资本市场,
恨匆匆却又爱匆匆,
突然间,并购重组的浪潮已经铺天盖地,
倏忽间,股权激励的模式已经不再新鲜,
恍惚间,国企改革的画卷已经悄然展开,
心中有天地,运筹帷幄间,
身兼万重担,岁月不蹉跎。
确是如此,我们无法改变人生的长度,却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厚度”在于以有限的资源,撬动更大的价值,以有限的时间,成就广阔的事业,以有限的人生,体现无限的价值。董秘,正是一份可以增加人生厚度的职业,“身兼万重担”,就需要扎扎实实的把握住现在,踏踏实实的迈出步伐,切切实实的做出实事,“岁月不蹉跎”,大好董秘不辜负大好职业,大好职业更不辜负大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