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发起人会员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 上市公司动态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法律法规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交易所规则 自律规范
公司治理国际动态 境外合作交流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会员栏目 公司治理 专题活动 诚信建设 会员栏目新加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自律 > 专题活动 > 董秘漫谈 > 正文

中上协董秘漫谈系列之八——雏鹰农牧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吴易得:非公众公司市值管理更重要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16-04-06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自从09年开始担任公司董秘以来,有幸见证并经历了雏鹰农牧一系列资本运作,作为长期奋斗在市值管理一线的参与者,我发现其实社会各界对于市值管理的认知和观点并不清晰,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市值管理就是“股价管理”。而由于认识上的不清晰,市场上出现了有些上市公司高管和市值管理公司为了谋求私利,违规互动,成为了操纵股价的元凶。一些急功近利的机构更是抱着赚快钱的心态,在二级市场肆意妄为,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恶意坐庄。而在这些市值管理的背后,无不是以中小投资者买单作为代价的。

从2005年“市值管理”概念出现,到2014年5月8日“新国九条”明确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以提升市值为导向的价值管理案例不断涌现。似乎不给并购重组等冠以“市值管理”的名号,上市公司都不好意思和投资者打招呼。

但是,目前的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与成熟市场体制下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不同显而易见。与发达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散户市”特征非常明显。不成熟的投资观念也使得上市公司价值难以清晰呈现,价值高估或低估的现象大量存在。

市值管理不是简单的“股价管理”

从董秘的角度来讲,市值管理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股价的问题,相信会有一部分人存在误区,把市值管理直接简单的理解为股价管理。有一些资本市场的非专业投资者认为,上市公司的高管、董秘应该把你的股价管理好,把市值管理好,让投资者通过买你的股票,买你低价的股票,然后高价卖出去,让他们得到收益,赚价差,希望你在这方面花功夫、做些事情,我觉得这种就是把公司的股价和市值管理混为一谈,非常容易使一部分上市公司走入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的误区。

所以我认为,市值管理不等于股价管理,不是短期行为、碎片式举措,更不是以包装概念、炒作题材等方法影响股价。真正的市值管理,应该是把公司价值从小到大做起来,董秘作为公司的高管,应该把重点放在公司的业绩和基本面上来。

虽然股价高低确实是影响公司市值大小的重要因素,但从长远来看,公司的发展策略、经营管理、投资者关系构建等才是市值管理的重点所在。

市值管理重在公司价值的管理。管理公司价值主要体现在公司基本面业绩的可持续性提升、公司战略规划、有效资源整合、并购重组行业地位提升、核心技术研发、公司全面创新、周期性行业的逆周期规划、风险管理等方面。

非公众公司市值管理更重要

提到市值管理,主流的认为这个说法基本就是来自上市公司。但我的观点是做市值管理还应该有另外一个课题,就是非公众公司的市值管理。

非公众公司的市值管理与李克强总理提出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结合起来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我们从一些小的、非上市公司这个群体做起,因为不可能有谁一开始就做成一个上市公司。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非公众公司的市值管理更重要。因为在融资渠道上,公众公司和上市公司不仅可以拿到信用贷款,还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发行公司债券,包括私募债、公司债、银行的短期融资券等。而非公众公司因为信用信息的不透明,体量也比较小,所以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成本也更高,但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这种创业性、创新型的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更加强烈。

资本市场上非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非常普遍,创新型企业在资本市场非主流的市场环境下成长发展,融资的需求非常强烈,但遗憾的是,目前市场上很少有对非公众公司市值管理的研究、专业团队等。

如果市场上对非公众公司市值管理的研究或对接平台比较成熟的话,相当于给创投基金和非公众公司直接搭建了一个桥梁,非公众公司可以得到更加专业的资本运作服务,创投基金也有了专业的机构做投资指导,投资风险更低、成功率更高。

另外对上市公司来说,在做并购重组等资源整合时,非上市公司标的也可以在市值上有更成熟专业的研判,估值更加合理。

再融资不等于在资本市场圈钱

除了做好公司价值外,还应该开放做一些再融资。对于资质优良的企业来说,再融资尤其是股权类再融资,是给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的投资者开放一些比较大的投资机会;在公司新业务和新战略上,有更多非营利性、非利润性的资金支持,同时也要给早期投资者资本溢价的空间。

但是,再融资不等同于在资本市场圈钱。

对中国股市来说,再融资是股票市场的重大利空,尤其是那些大“蓝筹股”的再融资,能够带动整个市场的大幅度调整,个人投资者往往谈虎色变,但我认为,只要是质地优良、发展前景比较好的公司,再融资就是为资本市场开放更多的投资机会,这是我对再融资的理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