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自律 > ESG专栏 > 正文

中集ESG践行之路| 40年砥砺奋进,为社会创造可持续价值

来源:中国上市公司协会      发布时间:2022-10-19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21世纪的科技巨变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人类获得前所未有的便捷生活,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社会责任缺失、“黑天鹅”事件亦紧随而至,我们不得不“慢下来”,审视并直面以往经济发展中未曾重视的问题。

落实到企业的社会责任层面,针对企业的价值评估和经济后果研究由传统的财务指标向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义利”双维度指标过渡,ESG(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已成为全球趋势,企业应当努力践行“为社会创造可持续价值”的使命,推动和实现“商业向善”。

不过,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从社会责任中找到契合主营业务的长期发展机遇并非易事。中集集团作为世界领先的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主动出击,走出了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自2008年起,集团连续13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连续四次入选恒生A股可持续发展指数。

多年实践中,中集集团围绕“深化责任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助力全球物流、同心聚力发展”策略,为物流和能源行业提供高品质和可信赖装备和服务的同时,始终把为社会创造可持续价值作为自己的使命。在积极践行双碳与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中集集团也在改革与创新中坚守“中国制造”,为行业、为国家、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卓越贡献。

绿色发展 创新领航 做改变和引领行业的事情

  1、集装箱改变世界 中集引领集装箱绿色变革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集装箱制造经历了从美国到日韩再到中国的产业转移路径。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制造业能力和出口需求不断提升,集装箱制造业在中国崛起,一步步完成蝶变,形成了完备的集装箱制造产业链。中国集装箱行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全球运输速率,降低了全球物流成本,还促进了各国发展模式的转变,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统计,目前全球95%以上集装箱均在中国生产制造,这其中,中集集团自1996年以来成为世界第一大集装箱生产企业,凭借对于品质的卓越追求,已连续26年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

中集集装箱世界领先地位的巩固不仅仅来自于管理生产环节的效率提升,更是来自于中集打破各项原材料的国际供应限制、不断追求创新和引领行业变革的成果。

数年攻关研发出竹木地板 带领集装箱制造进入新篇章

集装箱的地板是箱内货物承重的主要部分,要满足各类物品在各种极端运输条件下强度和耐候性的要求。2000年以前,集装箱地板还取材于东南亚热带雨林生长的克隆木,如一年130万标箱的集装箱,大概就需要40万方的木地板,不仅给热带雨林资源带来极大的破坏,远距离及长周期的交货运输和频繁波动的价格也无法适应行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如何用对环境影响更小、生产周期更短、并能可持续稳定供应的材料来实现对纯木地板的替代,成为中集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多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集人奋发图强,未曾停止对新材料的寻找与改良。

在无数的失败实验之后,本世纪初,中集终于找到了一种既能符合地板性能要求,又能满足环保要求,又可持续供应的材料——澳大利亚桉树,并同时掌握了制作此类地板的工艺技术。在该创新发现推出的初期,还一度受到国际专家的质疑。为此,不服输的中集人找来了BV、GL、ABS、CCS等世界各地的船级社对地板进行质量认证,还推荐给国际集装箱租箱协会进行试验。在经过众多客户批量试用后,中集的桉木地板获得认可,短短半年时间就有大量海运公司采用了这种新产品。

中集的创新并没有停止在桉木地板。2012年,经过数年的潜心钻研,中集再次在竹木复合地板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竹子素有“世界第二大森林”之称,其适应性强,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非常适合大规模应用。与此同时,其高强度的材料结构完全能够媲美昂贵的克隆木,达到良好的环保效果。中集研发的竹木混合地板,以竹子为主体,通过人工种植速成杨木、桉木混合,形成的竹木复合集装箱地板的强度与传统硬木地板相当,生产成本更低。

竹木地板作为行业开拓的先例,促成了集装箱行业的重大变革。世界最大的航运公司马士基对装配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的集装箱进行了为期4年的全球运营跟踪考核,认为竹木复合集装箱底板的装载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都能达到目标要求,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热带硬木底板用于制造集装箱。中集也因该项发明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荣膺国务院颁布的极具权威性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2101916481666169325144018886.png

以竹木取代克隆木 制作集装箱木地板

细数来看,该项研发催生的效应无疑是全方位的。

其一,用竹子这类再生能力强的材料替代原始森林木材,极大地保护了热带雨林,助力全球二氧化碳减排行动,环保效果显著;

其二,中集得以将集装箱地板产业链转移至国内,实现产业链自主,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同时,目前集装箱价格是20年前的二分之一,经济性更好;

其三,我国竹子产区主要集中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区域,对竹材的绿色开发可助力湖南、安徽等主产区的脱贫摘帽事业,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竹木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实现精准扶贫。

以湖南中集为例,自2011年在湖南省邵阳市投产以来,已陆续建成竹帘扶贫加工车间20多个,年平均使用楠竹约15万吨,年吸纳就业人数约2000余人,有效带动了周边贫困户就业。随着竹材加工技术日趋成熟和产业化延伸程度不断提高,其在活跃农村经济、致富地方林农方面大有可为。

2022101916491666169348126083253.png

湖南中集先后获得多个扶贫工作的荣誉称号

2、先行推动集装箱“油改水”改造 发挥行业龙头的示范作用

除了集装箱地板,中集集团还在行业号召用水性漆代替油性漆,并率先完成了水性化涂层改造。

以往,集装箱制造业习惯采用溶剂型的表面涂装材料(俗称油漆),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明显背离。

2017年4月,担任集装箱行业协会理事长的麦伯良正式发布《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绿色环保行动宣言》,以自律公约的形式号召全行业统一推行新型水性环保涂料,这也是行业内首个绿色行动宣言。

2022101916491666169364473067566.png

 

麦伯良发布行业内首个绿色行动宣言

随即,中集集团率先在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干货箱工厂停止使用油性漆,即使经济效益受到一定损失也在所不惜,最终实现了由使用油性漆到水性漆的全面切换,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升级后的生产线里,经过电泳、涂装等工序排出来的废水,甚至可达到养金鱼的标准。此后,行业内更多企业响应号召,至2017年底整个行业的涂装工艺实现革命性变化。

从最终成效看,“禁油推水”的成功实施,有效降低了集装箱行业85%以上的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被国家生态环境部作为环保减排先进典型在全国推广。

当前,走在行业前沿的中集仍在寻求更为环保、低碳的集装箱替代材料。比如,以特定的玻纤和碳纤研发出的新型材料研发已经有了实质性进展,有望在集装箱板材替代上实现更为显著的减重、减碳效应。

推动绿色制造,中集不遗余力,为此制定了绿色发展规划,在核心工厂中,获得环保体系和职业健康体系认证的企业达到96%。14家企业获得各级政府的绿色工厂认证。未来,中集集团也将继续展现行业龙头担当,践行推动全球环境改善的使命。

3、从深海减碳到内河减碳:为西江水泥船舶提供绿色物流方案

如果说集装箱变革是中集集团为深海减碳所付诸的贡献,随着40年行稳致远的发展,中集也从深海走向内河,通过在物流、能源领域纵横上的突破,集团不断积聚,能够为更复杂、阻力更多的内河船舶减碳探索改良路径。

“气化西江”项目便是中集集团针对国内航运弊端,提供中集解决方案的经典项目之一。

以往在珠江水域,90%的散装水泥通过传统的敞口散装船运输。西江水域(珠江的主干流)2000多艘水泥运输船每年运送水泥超过1亿吨,其中仅100多艘是封闭式罐船,其余敞口散装船粉尘污染严重,且效率低下。

为改变这一落后、效率低下的运输方式,当地政府提倡用燃烧清洁能源的LNG(液化天然气)船舶代替珠江上大量的柴油船只。2021年5月,中集集团董事长兼CEO麦伯良率团队赴肇庆与当地签署新能源运输相关的系列合作意向,并表示:“在助力‘气化珠西江’项目上,中集义不容辞,会担起‘主角’的责任。”

经中集集团统一部署,该项目由集团旗下子公司中集世联达联合中集安瑞科、中集上海海洋工程设计院、中集车辆等多家中集下属企业通力合作推进。各方从船舶设计优化、成套动力包设备改进、燃料加注革新、船用水泥运输罐体材料创新与船舶运营管理提升等方面充分协同配合,使得该项目下的LNG动力水泥罐船综合优势更加突出。

同时,为更好地激励和配合船东改造,中集在整个产业链上也最大可能为船东提供配套保障,包括与中海油签订协议保障气源、建设LNG加注站和加注船、提供船舶油改气方面的融资服务等。

2022年9月,充满了“中集元素”的 “中集润庆107”液化天然气(LNG)单燃料动力罐装水泥船建成交付,这是广东省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的首艘LNG新能源水泥罐船。与过去的水泥运输方式相比,中集参与建造的LNG新能源水泥罐船具有两大环保优势:一是船舶动力方式的升级,从过去重污染的柴油燃料改为清洁的LNG新能源;二是变革了水泥船运方式,由传统的敞口散装船运输升级为封闭式罐船运输,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减少粉尘污染,而且提升了操作效率。

据测算,与传统的以柴油、重油为动力的船舶相比,中集建造的新型LNG动力水泥罐式船舶,预计每年可减少100%硫氧化物、85%-90%氮氧化物和15%-20%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运输过程中近100%的水泥粉尘污染,环保效益突出。

2022101916491666169383354046047.png

2022年9月 中集润庆首艘LNG新能源动力水泥罐船建成交付

未来,中集的绿色物流解决方案还将推广至整个珠江、长江、京张大运河等水域市场,进一步带动内河运输船舶向清洁化、节能化发展,夯实我国航运绿色发展根基。

4、从内河减碳到广域范围的减碳 打造清洁能源赛道组合

从深海走向内河减碳,是中集集团立足自身的装备优势,为行业的绿色变革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十四五规划下,中集集团进一步明确了将清洁能源赛道作为新时期发展的主战略之一,跳出了水域空间,直达减碳核心,向更广域范围的减碳版图探索创新。近年来,中集集团在氢能、海上风电与储能领域成绩斐然。

氢能装备助力北京冬奥会

2022年,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本届冬奥会作为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清洁能源供能占比为历届冬奥会之最。

在本届冬奥会,中集旗下多家子公司凭借行业内的领先优势,为北京冬奥会供应了氢能装备、冷链装备、专用车等众多装备,成为北京冬奥筹办、举办的“幕后英雄”之一。

2022101916491666169399304004435.png

中集安瑞科制造的氢气管束集装箱,专供北京冬奥会氢能主火炬使用

其中,中集安瑞科制造的6台氢气管束集装箱和配套车辆,专供北京冬奥会主火炬使用,为主火炬的持续燃烧提供运氢、储氢、加氢保障;此外,中集安瑞科为冬奥会举办地和相关场所提供了氢气管束集装箱、储氢瓶、智能加氢机、“液态阳光”甲醇重整制氢设备以及加氢站等超过40台套的氢能装备,以全系列、多品种的精品装备全力助力北京冬奥会的碳中和承诺。

尤为特别的是,由中集安瑞科下属企业与大连化物所张家港产研院合作推动绿色甲醇站内制氢加氢,共同开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液态阳光加氢站示范项目,为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氢能制储运加供给侧关键技术及装备保障。

中集来福士转型升级布局海上风电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蕴藏着巨大的能量。随着国家“碳中和”战略确立,海上风电价值不断被发掘。比起陆地风电,海上风电无需占用地面资源,同时,它可以采用更大的机型,效率更高;没有过多遮挡物使得风力更稳定,相比陆地风力存在着天然的风速优势,可供开发的空间也更大。但同时,海上工作环境的恶劣,使得海上风电设施的运维成本几乎达到了陆地的两倍。

作为国内领先的海洋工程设备提供者及海洋平台建设者,中集集团依托在深海油气装备积累的核心能力,以自主创新为引擎,从油气海工拓展至海上风电,围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风场资源开发、运输安装和运维服务等领域,快速落子布局。

2022101916501666169421589096930.png

中集来福士正在建造的3060系列海上风电安装船

2021年9月,34号风机在山东海阳南部海域徐徐转动,浩荡海风带动风机发出了清洁“绿电”,对于从传统海工企业转型到海上风电的中集来福士而言,这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交付的海上风电安装船在山东首个海上风场安装施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中集来福士战略研发中心主任潘细录表示。

当前,中集还在建设装载能力更大、更为先进的“3060”系列风电安装船项目,预计明年下半年将交付使用,并优先投入到国内海上风电施工安装工作中。

“3060”风电安装船系列完全由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内同类型船型相比,它具有更长的工作窗口期、更高的风电安装效率、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更经济的运营支出,充分满足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需求,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不过,中集来福士的目标不止于此,近海水浅,对风机设计建造和安装的要求相对较低,深远海的风场和浮式风机才是真正的能源“宝藏”和碳中和的“钥匙”。

浮式风机作为必备的基础载体,具有可移动、易拆除的特点,相较于固定式风机,可安装在风能更丰富的深远海域。中集来福士以往拥有深厚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交付经验,浮式平台技术处于世界第一梯队,当前已经开发了多型大型浮式风机设计并完成了水池实验,有能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浮式风机,解决行业难题。

“关于海工,第一要考虑党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我觉得中集应该有这个雄心,应该有这个高度,为国家民族有所担当。”麦伯良表示。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加快培育海洋工程制造业、不断提高海洋开发能力,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当前,中集海工也在联合各方重要力量,引领建设深海产业发展平台,从海上风电业务,拓展至碳捕捉、海上浮式光伏、海上新能源制氢等领域,为我国能源安全注入强劲势能。

多个子版块发力新型储能产业

除了开发氢能、海上风电这样的新能源,如何利用储能技术将大规模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拼接起来,转化为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对于实现碳中和也是尤为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中集在储能领域的布局也渐次开花。

就主业集装箱来说,将集成电池、BMS、变流器、智能切换柜、EMS等核心部件全部放在一个集装箱里面,这种一体式的解决方案可以应用在储能电站的调峰、调频,或者梯次电池的利用,应急供电的场合及一些削峰填谷的商业应用等方面。

这不仅大幅提升了集装箱产品附加值,同时也为集团新能源发电装备领域形成了闭环,成为是中集重点的业务拓展方向。

除了为风电、光伏电站提供稳定、安全、高能效的集装箱式储能装备,中集能化板块也利用自身在罐式容器方面的优势,加快氢储能、二氧化碳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领域的探索。

2022年8月,中国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在四川德阳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的核心储能专用装备由中集安瑞科研发建造,标志着公司生产的压力容器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9》公布的储能预测数据,预计到2050年,我国储能装机将达到200GW以上,占发电总量的10%~15%,市场需求巨大而迫切。二氧化碳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等新技术具有规模大、效率高、成本低、环保等优点,被认为是较有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

此次安瑞科供货的项目为国内首个新型二氧化碳储能验证项目,对实现二氧化碳新型储能系统向工程化、规模化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将对整个储能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专供储罐也是中集安瑞科将压力容器拓展至储能领域应用的创新尝试,为公司后续拓展等更多新型储能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助力储能行业的提质增效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心系民生 共同发展 展现中集之社会担当

扎根中华大地40余年,与14亿人同呼吸共命运。对于中集而言,除了绿色环保发展建设,承担社会责任、以人为本、推动乡村振兴与建设共同富裕更是深入企业肌理的使命。

1、同心抗疫 贡献疫情防控的中集力量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际国内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挑战。面对这场全人类的共同危机,社会各界携手夜以继日攻关,全力保障人民健康安全。中集集团也义不容辞加入这场斗争,在做好自身防疫抗疫工作的同时,中集集装箱、中集冷云等各子业务版块齐上阵,利用自身所在领域之优势,投身疫情阻击战。

中集集装箱深入参与疫情防控多个基层项目建设

中集集装箱在核酸检测亭、过渡性抗疫房屋建设上积极推进。其中,中集建筑研发出的户外核酸采样一体化解决方案——核酸采集工作站,部署便捷,灵活移动,适应多点、多发、多变的防疫形势。该移动工作站虽占地面积不到5平方米,但内部“五脏俱全”,具备多功能空调、医用抗菌墙板、正压送风系统、紫外线消毒系统等多种智能设备,使得防疫工作安全、高效推进。

中集建筑打造核酸采集工作站

除了单个建筑单元,中集模块化建筑也参与承接了多个中央援建永久性社区隔离治疗设施的建设任务。2020年,中集模块化建成交付的香港竹篙湾、八乡少讯中心等隔离检疫中心已投入使用。2022年初,中集模块化建筑再次为香港元朗东头“同心村”过渡性房屋项目提供了2076个住宅建筑模块与1800套改造后的过渡屋,投入抗疫隔离。

2022101916501666169441243066792.png

中集模块化建筑承接多个模块化隔离检疫设施项目

中集冷云发挥自身优势 确保防控物资的专业运输

除了主业集装箱积极发挥作用,近年来快速成长起来的中集冷链业务也为疫情期间食品、医药所必需的冷链运输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疫情期间,中集冷链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500吨冷库的建设,为山东省抗疫物资提供质量安全保障,创造了冷库行业建设的历史最快记录。

同时,中集自主研发的采用发泡成型独特生产工艺配合相变冰排技术的医药保温箱,先后为国内六大新冠疫苗生产企业提供疫苗全程冷链运输服务,累计运送新冠疫苗超6亿支。同时,公司向疫区运送8000余次、29566万立方防疫物资,提供IUA系列循环保温箱、EPS泡沫箱、保温软包等多种行业领先的医药冷链包装2万余套,保障防疫过程中药品流通的安全与速度。

中集冷链在疫情防控中为保障民生动脉所提供的救助服务成为它在践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在中集集团的十四五规划中,冷链物流作为新兴战略组合之一是集团的重要培育方向,通过持续完善全链条布局,中集有能力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降低物流损耗、提高食物存储期限和跨地域输送、减少社会资源浪费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更重要的,它能够为乡村振兴、农民创收增益贡献重要力量。

 2、因地制宜 贯彻乡村振兴新理念

“十四五”规划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中集集团依托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导向,立足自身战略转型和产业特色,围绕大力实施乡村建设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两条主线,深挖优势业务潜力,在冷链物流、渔业养殖等领域建立起新的发展格局。

围绕冷链痛点精准革新 布局田间地头的移动冷库

对新零售、新农业而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冷链物流基建短板成为制约生鲜产品市场扩张的重要因素。补齐冷链物流行业短板,不仅仅可以提升到达老百姓餐桌上的食品质量,更重要的,这也是农民增收致富、降低农产品流通风险的重要举措。

作为全球最大的冷藏集装箱制造企业,中集储备了丰富的冷藏技术和制造经验,同时不断加大全冷链物流环节中的布局和资源整合,让中集集团更敏锐地发现冷链物流产业链的核心短板——分布式冷链。中集集团明确将“冷链物流”列为集团的战略业务,深入研究网络式冷库运营模式,围绕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短板,不断整合资源进行升级,推广出新型可移动组合冷库,助力农产品的规模化、组织化流通。

通过反复研究,中集的冷链团队将原有箱体的制冷降温性能大幅提升,二三十度的食物在中集的冷库中,2小时可降至零度。而这种移动冷库可适用于各运输节点的配置,包括田间地头的预冷。

目前,“精准扶贫”概念的诞生地——湖南十八洞村已经用了上这种新型冷库来储存处理猕猴桃。

2022101916501666169458659092547.png

中集冷链为湖南十八洞村提供预冷库

“十八洞村”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的武陵山脉中段,交通不便,人均收入偏低,曾被列为省级扶贫村。

近年来,“十八洞村”打造了千亩精品猕猴桃产值基地。这里生长的猕猴桃果肉鲜甜,品质上乘。不过,随着种植规模和产量成倍增长,猕猴桃集中上市阶段,果农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上好的猕猴桃囤在地里,卖不上价。

观其原因,猕猴桃的保鲜贮藏是解决痛点和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成为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落实的重要支撑点。

中集的移动冷库由于多种优势,为“十八洞村”寻求猕猴桃采摘后快速预冷保存提供了快速响应的解决方案。

与传统土建冷库相比,中集移动冷库箱综合成本低、投产周期短、使用灵活方便、可拆装搬运、可回收再利用,弥补了传统土建式冷库的诸多缺陷。

“以猕猴桃为例,这座冷库可以保鲜贮藏40-50吨产量,不仅能最大程度降低采摘后的破损率,还能延长产品生鲜周期和市场销售期,帮助他们错季销售实现更好的售价和收益,以1公斤增收4元钱计算,这座冷库一次冷藏量可帮村民增收十几万元。” 中集冷链市场部人员表示。

据了解,除了湖南十八洞村的应用场景案例,中集冷链产品还在河南周口市人民政府扶贫项目和中铁快运冷链运输、美菜网田头预冷等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集冷链装备中的中集移动冷库,在由田间地头到消费者终端路程的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中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为农产品保鲜、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切入海陆蛋白养殖 探索农业现代化下的中集模式

中集对于乡村振兴的贡献并未止步于田间地头,除了为地方特色产业赋能,中集集团也利用自身装备优势切入农牧业,为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探索中集路径。以渔业养殖为例,中集集装箱和中集海工提供了陆水两种模式的特色养殖创新。

以往,淡水鱼在池塘、湖泊养殖,腐殖质滋生的硅藻、蓝藻等浮游生物通常会影响鱼肉质量,更重要的,如遇遭遇持续暴雨天气,也会进一步增加养殖户的生产经营风险。

现在,装备的精进能够对旧的生产方式实现赋能与革新。新会中集采用“集装箱+养殖”的现代化养殖技术,创新性地提出“双循环”水产养殖新模式,将池塘养鱼过程转移到工厂化的集装箱,不仅能够抵抗恶劣气候、火灾、地震等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也帮助实现标准化、模块化、工业化的循环水养殖。

具体来看,通过在养殖池内部设置双路集污器,可自动将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初步的物理净化处理。随后,这些废水被输送到集装箱式双循环生物反应器,经过一系列生化反应得到洁净水,再重新投入池中用于养殖,实现水资源24小时循环利用。这样的“双循环”实现了养殖尾水排放达标,过滤的鱼粪还可作为有机肥料浇灌基地农田,兼顾环境效益,可谓一举三得。

通过这样的“集装箱+养殖”技术,能够在渔业中发挥三大优势。一是养殖密度高,能够最大化地为水产养殖生产增进效益;第二,发挥集装箱的工业化集成属性,将传统产业向智能化和标准化转型;第三,即使是在土地短缺、水资源不足或非淡水养殖的地方也能实现养殖作业,突破土地、环保和劳动力等资源要素瓶颈。

经实践,在该“双循环”模式下水产品养殖周期缩短50%,年产量翻15倍,是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创新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

2022101916511666169476573014565.png

“集装箱+养殖”打造现代化养殖技术

将镜头从淡水转向海洋,中集来福士正在打造更为广阔的海洋牧场,巨大的智能网箱已在南隍城海域争相绽放,囤起一座座蓝色粮仓。

2022年3月,由中集来福士建造的“经海004号”智能网箱在烟台南隍城海域完成坐底交付,标志着“百箱计划”阶段性目标达成。据悉,“百箱计划”2023年还将投放10-15座智能网箱。

“经海系列”产品是由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的亚洲单体最大的深远海智能化网箱。它有效养殖容积达7万立方米,单体网箱年产渔获600-700吨。网箱上面还搭载了5G通信、海洋数据监测以及水下监控等多种系统,可以让鱼群在“类野生”环境下生长。目前,首批经海系列深水智能网箱里的“类野生”好鱼——经海黑鲪、经海花鲈已经开始收获。随着时间沉淀,来自优质深远海域产出的"经海系列"优质海产品,即将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2101916511666169491427010116.png

中集“经海系列”网箱入驻南隍城海域,探索海洋蛋白发展

当“海工制造”遇上“海洋牧场”,通过高端大型装备的加持,中集来福士将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嫁接到渔业领域,帮助传统渔业走向深远海,降低以往养殖模式带来的海岸线生态环境压力,将一二三产业相结合,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3、达则兼济天下 践行共同富裕道路的中集集团

凝聚新要素动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中集集团勇担社会责任。在产业建设之外,中集也在医疗、教育等重要领域乐善有恒,将资源及时、精准分配给有需要的群体,以公益慈善行动深层次践行共同富裕道路。

2021年9月,中集集团通过深圳市慈善会,向深圳市儿童医院捐赠人民币100万元,用于建设“CT医疗游戏程序”和“重症儿童支援”等儿童友好公益项目。“CT医疗游戏程序”把CT检查过程进行“游戏化”处理,帮助3-6岁儿童完成CT检查;“重症儿童支援”项目是中集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设立一名专科社工和打造一间安宁病房,为有需要的儿童和家庭提供多种支持。

2022101916511666169506960039727.png

 

中集捐建的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安宁疗护病房

2022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在重症医学科设立的儿童安宁疗护病房揭牌启用,这也是华南地区首个在儿童医院内设立的专为儿童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病房。“让离别多些温暖”,这也是中集捐赠的初心,让很多临终患儿能够拥有更好的方式和场景与家人道别。

除了医疗,教育也是一国发展的根基。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共同富裕”的号召,帮助社会培养新生力量,为国家长期发展积蓄动能,在中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 CEO 麦伯良的倡议下,中集慈善基金会于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从筹备到正式获批等一系列程序。2022年7月,深圳市中集慈善基金会在深圳正式揭牌成立。

据悉,该基金会专注开展助学公益慈善项目,将资助广东、江苏、山东等省份公立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成立后短短一个月内,基金会已完成向华南理工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大学、扬州大学、烟台大学等5所高校捐赠首期200万元助学金,共计1000万元。预计年内将惠及5所高校的困难学生250余人,往后将逐年扩大受助院校数量及受助学生人数,至2025年受助人数将扩大至近2000人。

2022101916521666169524160012301.png

中集慈善基金会揭牌仪式

根据中集集团总裁助理、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张力介绍,基金会的助学项目将具备六大特点:首先是精准,准确定位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其次是深度,基金会依据受助学生实际的学费和住宿费情况,资助全部金额的学业费用,彻底解决受助学生的学杂费困难;三是系统,结合受助学生的需求设计系统性的资助环节,从助困深入到安排实习、解决就业;四是持续,助学项目不是只做一年或四年,而是持续地做,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受益;五是志愿,基金会建立起全员志愿服务机制,发动更多的中集员工成为志愿者,爱心服务基金会,积极投身中集公益事业;六是全额,基金会募集到的资金全部用于资助家庭困难学生,不能占用一分一毫。

张力表示,中集慈善基金会的使命是“集聚点滴爱心,滋润中华教育”,就是致力于做好资助贫困大学生、发展高等教育这一件事,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照亮前行的道路,帮助高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助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40年耕耘不辍 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富强贡献中集价值

今日之中集,站在全球物流及能源行业的前沿,致力于提升世界物流及能源的运行效率,不断为创造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许多成就的取得并不容易。“中集是追求卓越的企业,永远找自己做得还不够好的地方,永远不断反思,不断回顾,不断总结,不断提升。”麦伯良讲道。从1986年陪伴中集于集装箱产业起死回生,到如今带领中集成为拥有八大板块和20多个冠军产品的世界型企业,在麦伯良身上除了能看到各种典型的企业家与实干家精神之外,一个更加显著的特征在于,麦伯良对家国情怀与民族振兴的强烈愿景。

在庆祝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的媒体群访中,麦伯良在回答“新时代下,新的使命是什么”时讲到,“帮了贫困地区、帮了行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价值,这是我要干的事。实实在在地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百姓的美好生活、人类的美好生活做一点实在的事情,贡献点小价值,这就是我的使命。”

2022年也是中集集团正式投产40周年。四十年来,中集以“国家有需要、行业有短板、中集有优势”为战略导向,改变了多个行业的落后局面,也带动行业向低碳高效方向发展,为中国制造强国赢得国际口碑;四十年来,也是中集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的奉献史。无论是在抗灾救助这样的突发事件当头,还是切实从乡村建设出发,中集始终立足自身的装备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为人民福祉、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而耕耘不辍。

站在中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麦伯良在集团投产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豪迈地提出了未来十年的发展愿景——“努力把中集建设成高质量的、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这里的内涵不单单是做大中集自身,更要做强,实现高质量的体量和规模,能够为国家和地方带来巨大经济贡献;三是做久,要实现基业长青,在发展中积累长盛不衰的国际声望。

企业兴则国家兴,企业强则国家强。大会中,麦伯良号召全体中集人继续秉承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积极探索和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创建之路,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