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结构 协会领导 会员管理 会费管理 内设机构 廉政举报 联系我们
协会要闻 通知公告 培训通知 地方协会动态 行业专业委员会 采购信息公开 招商引资
发起人会员 副会长 副监事长 常务理事 理事会 监事会 普通会员 联系会员专区 上市公司动态
欢迎访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网站!
一带一路 境外动态
法律法规 公司治理 ESG专栏 民营党建案例 专题活动 数字化转型案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会员信息 > 上市公司动态 > 正文

两会声音 | 三毛派神范冬云:加强人才体系建设 推进纺织行业智能制造

来源:证券日报      发布时间:2019-03-14     字体大小 [ ]         【打印本页】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詹纯新表示,特别关注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论述,这对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发展非常重要。在加快技能人才培养的前提下,需关注当前技能人才队伍的稳定。

据介绍,装备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急需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但现状是,职业院校招生难、企业招工难、工人在城市扎根难,技能人才短缺,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高端升级带来较大影响。

詹纯新委员从技能人才的来源、培养和稳定这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

詹纯新委员谈到,首先,是因为传统价值观在源头上抑制了供给。他说:“西方在长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大批技能人才推动了手工向机器生产的飞跃,工匠的社会经济地位很高。而中国社会自农耕时代形成‘唯有读书高’的观念仍影响着现代社会的价值判断。尽管技能人才有可能成为工匠,也很少有家庭愿意把后代送进职业院校培养成为工匠。”

“其次,是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制约了培养”。詹纯新委员表示:“制造业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已经从技能培训上升为职业本科教育,美国、日本的职业教育成为公民终身习惯,教育资源丰富、均衡甚至个性化,能够培养出有实操能力、有理论涵养、自信的劳动者。”

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规模世界最大,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中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但职业院校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处于弱势,在教学设计上也以操作型初级技能培训为主。毕业生进入工厂后,获得继续教育机会也不多,自我提升的途径少、难度大。

詹纯新委员谈到的第三个原因是,城市高生活成本影响了技能人才的稳定。

譬如,欧美许多历史悠久的企业周边自然形成特色小镇,小镇居民就是   “当前,纺织工业面临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要想持续发展下去,必须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智能制造。”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三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纺纱厂的细纱工范冬云说。

作为纺纱厂的细纱工,范冬云的日常工作就是将细纱机上由于张力等原因而断开的“断头线”接好。而范冬云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8年。

28年的辛勤工作使范冬云完成了从一线工人向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转变。

2018年2月,范冬云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此之前,范冬云曾获得过“甘肃省劳动模范”称号;也曾获评“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和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她还被提名推荐为全国“大国工匠”候选人。

据了解,今年第二次参加两会的范冬云提交了两份建议,分别是《关于加强纺织行业人才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建议》和《关于加快推进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的政策措施建议》。

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助力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纺织行业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企业急需的专业人员供给严重不足。如何培养人才和留住人才是行业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范冬云建议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管理体系、完善人才服务体系。

具体来看,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上,范冬云建议加强纺织行业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机衔接。充分依托国家和行业重大科研及工程项目,加强培养行业科技领军人才。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发展,建立区域、领域广泛覆盖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在优化人才管理体系上,建议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完善科研人员收入分配政策,推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和股权期权激励制度。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基本生活条件,提高人力资源队伍稳定性。与第三方人才招聘机构建立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人才储备库。

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上,建议进一步完善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的人才服务功能。立足行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制定工匠评定标准,完善培养及配套激励机制。优化行业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鼓励有条件的纺织产业建设专业人才公寓,提供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保障。

推进纺织智能制造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两会,范冬云不仅将目光关注在建设人才体系上,还就纺织行业如何调整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智能制造方面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建议强化政策引导,利用好现有产业政策措施,适时修订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引导纺织企业加快智能制造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二是建议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建议继续发挥好国家技改专项、产业投资基金等财政资金作用,支持纺织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重大项目实施以及行业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是建议拓宽融资渠道,针对纺织企业普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落实好国家对实体经济、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对于符合资信要求的智能制造项目优先给予信贷支持,适当延长还款期限;

四是建议完善政策环境,支持纺织行业智能制造创新体系建设,允许产业技术联盟作为独立主体参与市场竞争,获取国家财政政策及相关社会资源支持。

谈及纺织行业的发展,范冬云讲到,“纺织工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纺织品服装供给质量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只有加强建设人才体系,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才能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纺织强国目标”。企业员工,专业技术在家庭实现代代传承,工匠世家与百年企业互为依托相互成就。加之有完善的社会保障托底,技能人才的生活压力小,阶层稳定。

而在中国,城市生活成本影响了技能人才的稳定和传承。年轻一代的产业工人,正越来越多地远离制造业。

詹纯新委员举例说:“根据美团发布的数据,美团在线骑手270万人,其中三分之一骑手前一份职业是产业工人。尽管装备制造企业在薪资、福利、生活配套方面付出很多努力,也难以抵消城市购房、教育、医疗等高生活成本对技术工人群体的生存压力。”

中联重科在十多个园区均建有单身公寓等配套设施,但相当比例的技工在工作四五年后选择返乡,中断了技能人才之路。

面对这种现状,詹纯新委员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们需要在供给、培养和稳定方面做文章。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社会环境中提高地位,要在教育端加快培养,要在用人端对企业稳定技能人才有所扶持。”

詹纯新委员说,一是要从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上积极引导,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二是为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给予政策支持。就在上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落实需要制订实施细则,尤其需要用具体的政策鼓励装备制造企业整合职业院校资源,做实工学结合。三是鼓励企业改善技能人才的城市居住条件,为他们提供安居住房并给予政策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